山水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山水盆景的制作与管理

山水盆景的制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其创作过程通常分为立意、选材、布局(构图)、加工、点景五个部分。首先是立意,确立题材和创作主题思想,然后按照作者的意图来选择材料,但有时也可能是先获得某些材料,然后再根据所得材料来进行立意,就材构思,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然后再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构图、加工、点景。这也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一个特殊的方面。

1、立意

“立意”是一种艺术构思过程,也是创作前非常必要的酝酿和思考过程。古人云:“凡山水画,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创作盆景也要先立意、构思,勾绘草图,打好腹稿。是表现桂林山水,还是表现黄山风光;是表现景色秀丽的山河,还是表现雄伟、气势磅礴的名山大川;是峰峦重叠、峤岩林立,还是悠闲宁静、坦荡开阔;是奇还是险,是韧还是坚,是峻还是幽。采用何种表现形式,选用什么石材,用什么盆钵,选用何种植物等,都要反复进行思考。古代画家曾说过:“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这就是立意构思的重要意义,所以作为一个山水盆景作者,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盆中每一峰、每一石,每一峦、每一谷,每一草、每一木,都要认真思考,不能随意而设。正如有人指出:“峰有峻峭之势,峦有圆浑之势,岭有平夷之势,崖有险要之势,谷有幽深之势,遥岭远岫有层叠之势”。在山水盆景制作时,有时由于石材的限制而影响立意。所以要因石制宜,随类敷彩,根据石材的自然形态来确定主题。如白色的宣石、海母石宜用来表现雪景等。此外立意还要有新意,要有创造性。

2、选材

选材主要是选择石和盆。

①选石:山水盆景的主景是由许多山组成的,山又是由许多石材组合而成,石材的种类很多,各有其天然的质地、形态、色泽,而且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这是其他艺术品所没有的,也是山水盆景的一个主要特色。

制作山水盆景的石材,一般可分为硬质石与松质石两大类。硬质石一般不适宜雕凿加工,因为加工后皱纹不够自然,没有自然气息。由于硬质石被击破后的新剖面较为平板光滑,而不具纹理,所以硬质石类通常不宜进行雕凿、敲击,仅采取锯截拼接的加工方法。所以硬质石类的石材选择,对形态要求很高。由于多数松质石的新剖面粗糙、凸凹不平,具有比较自然的纹理,所以,松质石可以雕凿、敲击,比较自由调整形状,选择松质石时,对其自然形状可以要求不高,作者可以自由调整。

石材的形态要求自然,要具有山峰、山坡的形象。硬质石类一定要选取峰峦形态好的,松软的石材若具有较好的峰峦形象则更好,因为自然的形象总比人工调整的更具有自然气息。松软的石材,若不具自然峰峦形象,就要采取一定方法进行调整。在调整时要防止人工痕迹过重,以致失去自然,这就需要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熟练的技艺。

石材的纹理分布在石块表面,是由于千百年来被雨水冲击、淋洗、腐蚀而形成的非常自然的而有规律的条纹。这些条纹的组合,使石材具有的峰峦形象更加逼真、自然。有些石材表面纹理与中国画皱纹相似或相同,制作而成的山水盆景极易入画面的效果非常好。因此对石材纹理选择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石材的色泽也要具有自然气息,不能太深太浅,更不能太奇,否则都容易失真。色泽与形态、纹理是相互陪衬、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石材的色泽与所表现的主题也有一定的联系,如白色的石材是表现以雪景为题材的山水盆景好材料,灰色的石材是表示山体的巍峨雄壮。因此选石时要全面综合地考虑。

通常选石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因意选材”,在创作前,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再根据创作的意图选择石材种类、形状、纹理、色泽等。如表现挺拔高耸的山峰,宜选择形状、纹理通直而修长的石材;表现江南平远山水景色,宜选择低平峰顶浑圆的松质石;表示雪景者,白色的宣石、海母石是非常好的材料。因意选材首先确定了特定的主题和意境,但由于材料的限制,有时不一定就能选到合适的材料。只有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但要做到无或少有人工痕迹,宛如天开,有时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还有一种叫“因材立意”,也就是根据所获得的材料的种类、形状、纹理、色泽等,来决定创作主题。如获得的山峰是挺拔之石,则宜表现峻峭的山水;获得峰顶浑圆,则可用来表现江南平远山水。因材立意,能充分发挥其天然气息,创作的盆景格调很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有时有可能有一点小小的影响。

②选盆:盆景的组成是一景二盆三几架,那么盆在盆景中占第二位,在欣赏盆景时,赏景与赏盆同样重要。盆是对景的衬托,这好比人和衣裳的关系,美丽的人穿上合适的服装,就更能衬托出人的美,因此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装”,这是说的“衣”的作用。盆也是这样,盆衬托景,是景的“衣裳”。有人说:“山水盆景造型优美,再有精致的盆钵衬托,可以相得益彰”。但是盆是衬托景的,因此整个画面不能过于突出盆的作用,要避免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盆上来。这就是正确使用盆的观点。

山水盆景所用之盆,多为盆底是没有排水孔的浅盆,以便贮存水分,表现江湖海之浩瀚。过去的浅盆深度较现在深,为的是多贮存水。但是深盆的盆边缘凸起较高,外形尺寸不很美观,同时又阻碍视线,不如浅盆便于观赏山麓坡脚的曲折起伏及水面配件,如船、筏等之美。深盆的盆边高约2厘米左右,比例尺寸不够协调,外形也不美观,显得呆板。浅盆高度一般在0.5~1厘米之间,外形显得格外清秀、柔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浅盆多用汉白玉(大理石)凿制而成,其次是釉盆,一般少用紫砂陶盆,特大型山水盆景亦有采用水泥盆或石盆的。盆的色彩一般还是以白色为好,若用其他色彩,以浅色为好。用盆要根据山水盆景所表现的内容及石材的色彩而定。如表现海洋的景观,盆底可用与海水相似的淡天蓝色,贮水时盆底的颜色可以把水染成天蓝色,酷似海洋波涛。表现湖水盆底可用淡绿色,把湖水染成淡绿色。盆底色彩不宜与石材的色彩相近或相似。如白色的宣石、海母石配上有色的盆才能突出。当然也有例外,如白色的宣石、海母石配上白盆,则是表现雪景的一种方法。深色石材配深色盆,表现夜景,色彩较深的石材,所用之盆还是以白色盆为好。这好比在自色的盆上作画,所表现的景物更加显目,画面更加清晰柔和。

浅盆的形状,一般以长方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较多,使用也很广泛。亦有正方形、圆形,多用于孤峰式山水盆景。其他如六角形、八角形、扇形、海棠形、船形及不规则的平面等,多适用于特殊形式的山水盆景使用。一般来说,盆的形状不宜过分复杂。长方形盆较为整齐大方,常用于偏重式、开合式、重叠式等形式的山水盆景,主要是表现雄伟挺拔的峰峦。椭圆形盆线条较为优美,适宜表现景色秀丽、画面开阔的内容。一般长方形、椭圆形盆长宽之比为2.5:1左右,具体的比例还要取决于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采用长片状石材,用盆宜狭长一点;体积厚一点的石类如英德石、砂积石等,用盆要适当宽一点;表现山峰高耸,用盆也要狭一些;表现宽阔的水面,用盆要宽一些。山水盆景所用的盆如果过大,山峰就会相对显得矮小;假如用盆过小,又会使得景物拥挤闭塞。

3、山水盆景的布局

布局就是艺术构思,即为构图设计,是根据立意来确定的主题和意境及所选到的石材或其他材料,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设计。布局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构思工作,要根据构图的规律进行全面的考虑。如造型形式的确定,主峰石的选定与加工方法,主峰在盆中位置确定,盆器的质地形式大小的选定,次峰、坡脚石的选定与加工方法及所放的位置,水面(空白)的处理,植物及各种配件的选择与布置等。所以布局就是确定石材的加工方法及把加工好的峰石等按照构图原则布置到盆中的过程。

主峰是山水盆景重心,应该处于最突出、最显眼的部位,首先在石材中挑选出作主峰的材料,主峰在体积、纹理、形状、色泽等方面为群峰之中最优者。然后确定加工方案。主峰不宜放在盆的正中,也不宜在边缘,通常在盆长的2/3(或1/3)处。主峰有明显的方向性,并在其所向之处应留下一定的空间。

主峰布局完毕之后,便是如何安排各级次峰、坡脚。次峰、坡脚在质地、形状、纹路(即纹理)、色泽、方向等方面一定要与主峰一致,次峰应该与主峰呼应,各级次峰围绕主峰前、左右,以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山系。而不应该是垒石,又切忌各奔东西,无有机联系。因为次峰衬托着主峰,所以次峰本身不可突出,如在体积上要明显小于主峰,达到“客不欺主,客随主行”。各次峰也不是一样高矮,也要有主次之分,即相邻两峰必有一主一次,由主峰向外各次峰高度的总趋势是逐渐下降,以形成由高渐低之山形势,相近两级次峰或坡脚不可高矮一样,一定要富于变化,有曲折起伏、参差不齐的处理。正如画论所云:“大小相间,高低参差,聚散得宜,变化多姿”。

峰石布局时,一定要有露有藏,切忌一览无余,景越藏,境界越高。每一峰石皆要藏去一半左右,才能显示出山重水复、群峰夹持之山势。洞、水、路、亭若藏去部分,就会有洞曲折、水萦回、亭隐现的景象。景物如若有露有藏,幽深莫测,不但“耐人寻味”、“回味无穷”,而且能在有限的盆中创造出无限的景色。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小小的几块山石,重叠排列,只要布局得体,就能够形成群山耸翠、云烟幻变之形势,这就是所谓“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道理。

布局还要注意疏中有密,密中有疏,不可均匀设置,布局太散,也不可处处填满,臃肿闭塞。宾主之石的布局,应以不等边三角形的方式配置为宜。要注意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在山水盆景中,山体为实,水面为虚。古人云“画面三分空,生气随之生”,因此,画面空白处理一定要适当。要有一定的水面,这就是实中有虚。辽阔的水面使人胸怀开阔,心旷神怡,水面上点点白帆,一座座岛礁又会使人不觉其空,这就是虚中有实。群山重叠,众峦对峙,若间以一线天,则可得到“明一而显万千”之效果,使实中不会产生闭塞之感。

4、山水盆景的加工

①工具及材料

切石机:供切割石料之用,为电动机带动的圆锯片的一种机械,生产效力较高,可切割大型盆景用的石料。

凿:以硬质钢材制成,有尖口、平口及规格大小不一之分。供雕琢石料之用,或在石上开洞种植,亦有用来修理石料上的纹理。

钢锯:截锯石料的一种工具,由于手工操作,仅仅适宜锯截松质石,少数中等硬度的薄片状的斧劈石也可用钢锯直接锯截。但锯时要加水,此法效率低,不适于生产部门使用。

锤:锤有两种,一是普通铁锤,用作敲击钢凿用;另一种是石料加工锤,一头扁一头尖,扁头雕凿石的轮廓、纹理,尖头是共琢洞穴、沟壑之用。锤可加工成大、中、小三种规格,供加工大小不同的石材之用。

刻刀:用来雕刻松质石上的皱纹,可用折断锯条改制而成。

刮刀:用来调和水泥、勾缝,刮除苔藓,为刮油漆的刀子。

筛子:用以筛石屑和黄沙。

刷子:加工前刷洗石身上污泥,也可刷洗加工后的石屑、水泥。采用油漆刷。

钢丝刷:清洁山石表面的污物之用,清除石料缝隙中的杂物。

喷雾器:用于喷洒山石和植物。

水泥及树脂胶:多用水泥拌107胶,拼接时胶合山石之用。

颜料:拌入水泥,调成与石材相近的颜色,如英德石、斧劈、百加黑汁。

黄沙:用来拌和水泥,增加水泥的强度。

②石材加工

洗涤:加工之前先要清洗去石材表面的泥土或其他杂物,使纹理、色泽正确显露出来。工具用油漆刷或钢丝刷。

划线:在选好的石材上,根据构图所确定的各个峰石的高度,划出锯截线和根据构图划好轮廓线,或洞穴的位置、大小等。划锯截线时,先将主峰和主要的次峰划好,划时先将主峰石平放桌面,再将主要的次峰石平放其旁,垫平,相当于平卧的一组山石,然后上下移动石材,根据构图时确定的主峰高度、纹理、形态,确定主峰、次峰的切割最佳位置及最佳轮廓线位置,如划线时发现某一峰石有不能修饰缺陷应该随时修正、调整或重新选配石材。主峰及主要次峰划好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划其余的峰石,划线时要认真思考,不能马虎。

锯截:锯截线划好后,即可进行锯截。第一,锯截完毕后峰石的高度就确定不变了。第二,将石材的底部锯平,以便立稳于盆中,便于胶合。第三,去芜存精,因为大多数石材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锯截时可把纹理不好或形态不佳的部分全部去掉。第四,形态修长的石种,两头皆具有山峰,如从中间一截,便可分成两个山峰,高者可作主峰,低者作次峰或坡脚。第五,如果石材过长,可根据构图,把多余的一部分锯掉。第六,中间细两头大的石材,如果从中间细的部分锯截,把石材分成两个,每个峰石都可具有一个洞穴。

雕琢:石材经锯截之后,即可进行雕琢,雕琢的目的是在石材的表面雕刻,进行调整、修改或加工出新的纹理。硬质石通常不适宜雕琢,因为石质较硬,雕琢出来的纹理不易自然,松质石可雕琢出各种形态纹理。雕琢时,先用锤子扁的一头将石材表面锤凿出大的轮廓,再凿出粗纹理,然后再用刀刻出细纹,做到远看具有山形山势,近看纹理细腻。砂积石质地不均匀,雕琢时用力要轻,不宜过重,如果用力过猛,在含泥砂成分多的地方极易剥落,雕琢时要注意防止人工痕迹过重而失去自然。在同一盆景中的峰与石的皱纹要基本一致。画面中所布置的近景纹理应该清晰、细腻,而远景的纹理则要稍为模糊。雕琢的另一个目的是在石材的表面根据构图要求,开凿洞穴、沟壑。用锤的尖头凿洞或沟壑,动作要十分小心,不能过重、过急,以免碎裂。

敲击:某些石种可以通过敲击,把大的材料改成小的材料,也可通过敲击去掉石材上的纹理或形态不佳部分。斧劈石大料改小料,经敲击后成为数块,通常每块新剖面仍具较好纹理,都可以成为较好的峰石。斧劈石外形轮廓某处如有缺陷也可用锤敲击去掉。

硬质石经过敲击后,多尖锐的棱角,当露出人工痕迹,因此需要砂轮打磨,有时为外形轮廓需要,硬质石也可适当进行雕凿。

接石:在选材时,有时所选的主峰形态、纹理都相当理想,但高度不够,故在其下接石一块,其接口处用次峰遮住,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有时所选的主峰修长,可在其上中部贴接一块适当的石材,使峰石突出而成悬崖状,接口仍用其他峰石遮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悬崖式的主峰。

垫高:指所选的主峰、次峰的高度略矮了一点,通常在1~2厘米左右时,在主峰的下部垫一块石头,使之抬高。

胶合:石材经锯截、雕凿、敲击等处理后,即可布置于盆中,此时要将主峰、众次峰、坡脚按组胶合在一起,形成一组。一盆一组为孤峰式,一盆两组为偏重式等。每组石材要有一定数量,要保证峰体能够站立盆内不易翻倒,峰石在盆中分布不宜太散,太散也不符合构图原则,同时也易翻倒。

如果是松质石(吸水石)在采用接石技法时,在接口处的树脂胶与水泥有阻隔水向上渗透的可能,因而影响峰石的上部吸水,而使被接的峰石上下色调不一。因此要在接石旁边另贴一石,形成一个向上渗透水分的通道。如果不能贴石,就要避免采用松质石上下拼接或垫高方法。

胶合时还可利用露藏手法遮去峰石的缺陷部分,同时又达到露藏效果,使画境深远。胶合的过程如下:

一是清洗,胶合前先清洗峰石上的杂质、灰尘等物,洗净后晾干。

二是胶合,胶合有两种方法,一是将峰石的底部涂抹上107胶与水泥调成的水泥浆,直接粘结在盆面上,石与盆粘结成一个整体。此法适合小型盆景胶合。大型峰石重量太重不便搬运及日常清洗保养,多不采用此法。另一是将一张与盆面积大小相等的纸(报纸)铺在盆面。接着在每块峰石的底部抹上用107胶与水泥调成的水泥浆(浆糊状),两石相贴处也抹一点水泥浆,上下磨一下使之接触更加紧密,按照构图将各组峰石粘结在铺着报纸的盆面上,然后用刮刀将溢出石缝之外的水泥刮去。为使接缝处水泥浆的色泽与石种一致,可在接缝处的外层刷一层,拌入该石种磨成的石粉或色泽与该石种相同的颜料的水泥浆,使山体更具有整体感。石身被水泥浆污染时,要在水泥浆未干时及时清理,待水泥干后,将山体翻转过来,检查底部,如有凸凹不平,再以水泥填之。然后放正,站在远处,观察山体有无偏斜,如发现山体偏向一方,则在山体的底部垫以水泥石片之类,矫正过来。这也是最后一关,不能使山体东倒西歪,至此山体胶合完毕。在胶合时,有时会发现,被选定的某一峰石还有某些缺陷,必须再行加工,或进行调整。因此布局与加工有时是交替进行的,是不能分开的。

5、布置植物

峰石胶合以后,就要着手在山体上栽树木、种花草、铺苔藓。古人云:“石本顽,树活则灵”;“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大自然山水离不开植物,山水盆景也是这样,山体 上栽种树木之类,就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而更加显得生机盎然。

山水盆景栽植的植物,草本、木本皆可,皆以叶细、株矮为佳。草本以香港(广东)半支莲为好,其萌芽力强,株小叶细,有自然的大树感。天胡荽也很好,叶圆形,茎蔓生如藤,垂挂山间,颇具雅趣。酢浆草、石菖蒲也可。木本以五针松、小叶罗汉松、金钱松、真柏、米柏、黄杨、六月雪、小叶女真、杜鹃、虎刺、雀梅、龟甲冬青、石榴、金雀花、福建茶等为好。木本多植于体积较大的山水盆景上。

在山水盆景中布置植物,要根据主题、意境、山形等综合考虑,还要参考透视的原则和植物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如表现黄山的内容,宜植松类;表现江南山水风光,宜多密布苔藓和小植物;高耸的山峰,应在山腰栽悬崖式树木,以示山之高耸险峻;平缓的山坡,宜栽植矮小的丛林式树木,表现雅静;孤峰式山和盆景的树木要苍老粗壮,群峰式山水盆景则宜树木细小;在硬石上,应栽植耐旱的植物,如松类;在吸水性能好的山体上,要培植苔藓,还可栽植喜湿植物,如石菖蒲。布置植物时,要注意透视关系,做到近大远小,低大高小,植物大小比例要协调,一般宜小不宜大,否则会影响山的气势。植物布局要与山石布局相配合,山不可乱,树不可繁,要全盘考虑,注意画面效果。栽植草本植物,根部以泥包好,嵌入石缝,经常喷水,即可生长良好。栽植木本植物,可在峰石背面凿洞围穴,内盛土壤,定植树木,调整造型。植苔一是在室外取之贴附石上,此法多用于山麓坡脚镶设苔藓。亦有加水将苔捣碎成汁,用毛笔涂在峰石上,保持一定湿度,不日即可生出青苔来。以吸水石制成的盆景多用此法。

6、点景

植物布置结束后,开始进行点景。中国山水画常要画一些房舍、舟桥、人物及鸟普等配件,点缀于群山密林其间,增加画面的情趣,此法称点景。山水盆景亦是如此,配件虽小但所起作用却大,往往使画面的含义更加深远。但配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杂越好,更不可随意乱放,要根据主题、意境等综合因素来决定。讲究主次、呼应、疏密、露藏、动静等关系,讲究透视关系。

一般以名山大川为题材的画面,宜用古典式的亭、台、楼、阁、石拱桥、宝塔等。表现山野、田园风光者,宜用茅屋、茅亭、板桥、朗读、吹箫、对弈、放牧、垂钓等配件。从构图原则方面来看,宝塔应安在山势圆浑的配峰上,亭、阁则宜置在山腰或山麓水岸一侧的平台处,水面宽阔者配以船,有风天气则要扬帆,无风天气则落帆,水面狭窄、水流湍急是表现江南山间小溪,宜置竹筏之类。配件不能孤立无援,景物、配件之间必须互相衬托,才能充分表现主题。

点景也要注意比例尺寸,峰石、树木、房舍、船、桥及人物比例要合理,还要注意远近大小的透视关系,如在开合式山水盆景中,远山不应清晰,宜低矮模糊,其上不宜再设配件。若在远山之上配以亭或塔,其配件清晰可见,这样就把远景拉近了,远山变成了近山了,这就破坏了原来的构图,由此可见配件只宜布置在近景之中。在布置亭、台等建筑物的时候,可将其遮去一半或一部分,就不能使人一览无余了,其景致就更深了。

亦有利用声、光及电子等现代技术,在山水盆景中装置光源、雾气、瀑布等景物,以增加景观的逼真程度。只要处理得当,仍是可取的。

7、山水盆景的管理

山水盆景在陈设或展出期间也要进行管理工作。栽植了植物的山水盆景还要像树木盆景一样,进行水、肥、土方面的管理。通常管理有以下几点。

①喷水与浇水

喷水与浇水目的通常有三个:第一,冲洗掉落在峰体表面的尘埃或其他污物;第二,为植物提供生存(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第三,盆中贮存浅浅的一层水,表示有水的环境。山水盆景由于用土很少,容易干燥,如果浇水稍有疏忽,植物就会枯死,但也不能太湿,否则植物也易受涝而亡。

②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月一至两次,给植物施一些复合肥或尿素。定期换土,及时清除杂草,才能保证生长“繁茂”。

③遮阳与防寒

通常山水盆景所栽的植物用土很少,在炎热的夏季,容易遭受旱害。所以不宜在太阳光下暴晒,需要适当遮阳。又由于根系较浅,易受冻害,所以冬季要进行防寒,也可放置室内,但宜在光线充足之处。

④更换

水盆式山水盆景所用植物,一般价格不宜太昂贵。因为要经常更换,以保持青山常在。即使所用植物已经死去,由于属于一般植物材料,很容易获得,花费也不多,为了节约可多采用苔藓植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