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盆景的常见形式

山水盆景的常见形式

山水盆景表现的是大自然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山水景观, 这就使山水盆景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 呈现出多样性; 而作为艺术再现的自然景观, 就必须高度概括, 集中反映。

山水盆景根据其山峰形态特征和数量可分为孤峰式、双峰式、群峰式、散置式、悬崖式、峡谷式、偏重式、象形式、倾斜式、自然式等, 根据透视原理, 可分高远式、深远式、平远式等。

(1) 孤峰式如图6—1a 所示, 孤峰式又名独峰式, 多表现主题鲜明的奇特峰岩景观,具有峰奇、突兀, 山势奇峭险峻, 构图简洁、明朗, 线条粗犷、直立的特点, 多采用软质石料, 以便雕琢洞穴险壑, 使孤峰山体变化奇秀。也可选取奇特、直立的硬质石料, 配以少量山石相组合, 构成独峰。孤峰式山水盆景, 常要求四面观赏, 为了突出山峰挺拔, 故一般常用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山水浅盆。布局时, 独峰宜置中心偏后位置, 峰前宜作平台, 点缀配件, 独峰周围散置小山石作岛屿或点矶石。以此突出独峰的高耸险峻, 而又不失单调。注意配件的比例、大小, 充分运用“ 小中见大” 的艺术效果。

(2) 双峰式如图6—1b 所示, 该式与独峰式相同之处在于主题鲜明, 有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 上开下合, 雄伟峻峭。其用盆布局和独峰式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加工双峰时, 其峰__的形状、大小、高低要有变化, 主峰雄奇挺拔, 次峰则清秀自然, 两峰要有明显区别, 但又不宜相差太大, 要呼应协调, 有变化。

(3) 群峰式如图6—1c 所示, 该式主要表现千山万水、层峦叠嶂、群峰争秀的自然山水, 具厚重、浑朴、层次分明的特点。群峰式所用石料较为广泛。该式常用的景盒有长方盆、长椭圆形山水浅盆等。制作时, 多采用多组山峰所组成的峰连峰、山连山、群峰相连的深远景观。但要分清主峰、次峰、配峰的高度比例, 形成层次感和虚灵感。避免群峰杂乱,过于臃肿。也可采用不同的水面来分割群峰, 并用亭、舟、筏点缀, 配以叶小枝清的植物,使群峰苍翠葱茏, 清秀疏朗。

(4) 散置式如图6—1d 所示, 该式主要表现湖泊群岛, 山礁等湖光景色。山石形貌较为丰富, 有山峰、山峦、平坡、石矶等, 多采用长方形、椭圆形山水浅盆。山石以三组以上峰峦组成, 山体不宜过高, 布局时要注意峰、峦的疏密变化, 并将水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水域, 使

峰、峦有聚有散, 多而不乱。再点缀配件一二, 配以低矮植物, 形成山青水秀的湖光风景。

图6—1 山水盆景常见形式(一)

a ) 孤峰式b) 双峰式c ) 群峰式d ) 散置式

(5) 偏重式如图6—2a 所示, 该式是山水盆景造型中常见形式之一。主要表现奇峰异石, 山势险峻的秀丽山水。山峰常以两三组山石组成, 分置盆的左右两侧。一侧主峰高大雄奇, 一侧配峰低矮平缓。两组山峰在体量上差异很大, 有明显的偏重。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峰以大块山石加工而成, 轮廓线粗犷、清晰, 而配峰平拙, 更能衬出主峰的雄奇秀丽。主峰配以浓阴的常绿小树和房、亭、塔等配件, 宽阔的水面点缀船帆, 形成雄山峻峰近在咫尺,远山帆影远在天边的秀丽景色。

(6) 悬崖式如图6—2b 所示, 该式是偏重式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表现自然界雄浑险奇、峭壁陡峻的悬崖景色, 具有山峰险峻欲坠、奇特壮观的特点, 是极有动势的山水盆景之一, 深受制作者、欣赏者喜爱。悬崖式山水盆景一般采用软质石料, 如有天然悬崖的硬石,常常使气势、质感更为自然、壮观。制作中, 主峰一侧倾斜, 为避免悬崖主峰重心不稳, 可在主峰另一侧配以次峰, 崖下配以矶石和山脚, 来达到均衡, 主峰的山形、线条宜简练, 不宜繁杂, 如配置垂挂植物, 则更能渲染悬崖气势。

(7) 峡谷式如图6—2c 所示, 峡谷式又名峡口式, 常表现二山对峙, 中夹奔腾急流的江河景色。两组山峰山石宜呈陡峭绝壁状, 且雄健深厚, 形成狭长的山谷。两山之间宜近不宜太远, 太远则全无峡谷之势。山峰要有主次之分, 有高低、大小及山体形状的变化。主峰宜居一侧, 或前, 或后; 另一峰则宜与主峰呈掎角对峙, 使峡谷水面呈S 形, 形成前宽后窄的景观, 好似“ 天门中断楚江开” 的气势。峡谷内散置石矶险滩, 点以竹筏、帆船, 但应注意比例, 两侧山峰可配以小树丛, 以示群山连绵, 峰峦叠嶂之景观。

图6—2 山水盆景常见形式(二)

a ) 偏重式b ) 悬崖式c ) 峡谷式

(8) 倾斜式如图6—3a 所示, 该式主要表现山峰内侧倾斜, 危而不倒, 具有较强的动感, 其特点是稳中有险, 静中有动。倾斜式山水盆景制作时, 选石至关重要。所选石料的质地、纹理、色泽要一致, 不可出现逆向皱褶, 倾斜的山峰要有主次, 往往主峰前或一侧留出水面, 水面配置平矮山石, 衬托主峰。次峰沿着主峰倾斜方向, 同时倾斜, 但要注意其外轮廓线, 避免等距排列, 呈阶梯形, 应左右、前后略有错落, 在峰前可配置小峰和平台, 以增加层次感。主峰一侧宜倾斜, 陡峭, 另一侧宜缓稳。避免重心不稳。倾斜不足, 无动感效果, 则会失去倾斜式山水的特点, 故在制作时, 宜反复比试, 以达最佳的动态效果。

(9) 象形式如图6—3b 所示, 该式主要表现自然中特定的象形景观, 如桂林象鼻山等, 具有依物象形、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特点。象形式山水盆景就是以特定的众所周知的某一知名景观为范本, 选取形态天然、初具象形的石质进行雕琢、加工、组合。

重点突出象形主峰, 尽可能利用天然纹理、褶皱、形态, 巧作造型, 并做适当的艺术夸张,以达到神似的艺术效果, 而不宜过分追求形体具象。

(10) 自然式如图6—3c 所示, 该式取形式多样的自然山石, 山峰或雄伟壮观、险峻陡峭,或清新秀丽、婉约多姿, 采用夸张艺术手法进行造型但应不失自然之理。作者在构思时可自由发挥想像, 任意驰骋纵横。当然, 这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制作技艺功底。

(11) 高远式如图6—4a 所示, 该式是根据透视原理, 仰视自然景观, 而创作的山水盆景, 其特点与孤峰式、悬崖式、象形式相同, 都是表现雄伟挺拔、峭壁千仞、气势磅礴的山河风光。高远式山水盆景, 一般表现的景观为近景, 主峰较高, 约占盆长的三分之二, 配峰是主峰的三分之一, 以形成强烈的对比和上下主次的呼应。另在主峰半山腰置高平台, 点缀房舍、人物, 使高耸的山峰与平台形成一种反差, 陡缓相间, 险夷相衬, 富于变化, 配制植物时可略作夸张, 以达渲染气氛。

图6—3 山水盆景常见形式( 三)

a ) 倾斜式b) 象形式c ) 自然式

图6—4 山水盆景常见形式(四)

a ) 高远式b ) 深远式c ) 平远式

(12) 深远式如图6—4b 所示, 该式主要用来表现群山峻岭或山清水秀的江南丘陵、湖光山色, 具有层次丰富、清新秀丽、景色幽深之特点。深远式山水盆景, 多采用多组山峰的组合。在盆内前后、左右进行组排, 以一组山峰为主, 多组配峰为辅, 主峰与配峰之间应前后相连, 有前后层次、高低层次的变化, 既有近景, 也有远景。应避免各峰一字排列, 要起伏交错、呼应, 又要有开有合, 有断有连, 变化丰富。水面前宽后窄, 面积不宜过多过大, 约占盆面二分之一。另要注意山脉纹理, 山脚水岸线的处理及虚实相宜的变化。前山纹理清晰细腻, 后山纹理则宜模糊粗放, 山脚线要迂回曲折, 呈“ 之” 形变化。栽种植物应近景栽树, 中景栽草, 远景铺苔, 以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13) 平远式如图6—4c 所示, 该式是根据俯视透视原理, 来表现千里丘陵, 或青山绿水、逶迤起伏的湖光山色。与深远式山水不同的是其不注重山景的纵深和层次, 而是追求逶迤连绵, 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 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顷碧波荡漾之感, 具有清逸、秀丽、舒朗的特点。通常选用软质石料为主, 以长方形, 长椭圆形山水盆景为主。平远式山水盆景表现场面较大, 山峰以低矮山峦为主。主峰与配峰之间高低对比不明显, 只是略有差异, 峰峦左右相连, 前后相衬, 起伏连绵, 一望无边。盆中水面要开阔, 约占盆面三分之二。山峦坡脚必须与山脉走向相呼应, 山脚水线曲折变化, 使静止的水面似乎缭绕波动, 产生静中有动之感。山峦纹理加工要精细, 不能粗犷、模糊, 平淡乏味。另外, 不能栽种树木, 应仅以草、苔点缀, 帆舟一二, 点以开阔水面, 似有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