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改造性修剪

盆景的改造性修剪

改造性修剪不同于养护性修剪,而是造型过程中采用的特殊手段,可控制树身的高度,刺激侧芽的萌发生长,改变原有结构,更合理地展示形态之美。松柏、榆木,原本为高大乔木,通过盆景特殊栽培管理,特别通过修剪手段,可以限制高度,达到矮化目的。

盆景树木都要进行人工改造——艺术造型,其中很关键的措施就是修剪。改造性修剪还可以改变树木的形状,对树桩进行“大手术”,以达到造型的需要与完美。例如,某些已成型的树桩,由于过去缺少大胆泼辣的修剪,反而觉得某些不足,如能将其中某些部位大刀阔斧地删除,则会出现“ 意想不到” 的艺术效果。

但动手不可冒然,对每一措施要深思熟虑,驻足停留在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前,研究分析存留后会产生的效果,该要落剪处胆大心细,剪后对伤口要进行艺术性处理。

严格来说,植物营养器官的各部组织都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可以通过无性方法来繁殖获得新个体,如选取一段枝条、一个脚芽、一节根段或一片叶,通过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手段来得到一棵新的植株,包括组织培育摄取营养器官中的某些细胞便可繁育出健壮的新个体,利用树木的这个生理特点,将挖掘野桩还未作改造者进行改造性修剪,此属强修剪,如榆、枸骨、雀梅等将某一枝条、或整个局部、主梢等截除,来刺激隐芽的萌生,从中进行筛选,有目的地培育可以快速达到造型所追求的条件,如果不如此,还保留老枝、僵枝,虽从形态上得到了一时的满足,而日后反而发育不好、僵涩不健。

只有通过改造性手术,让养分高度集中在保留枝干中,育出的新梢有着旺盛的生理机能,一经造型, 立即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再过几年枝虬叶茂,胜过原貌,显示出无限生机。对松柏类树桩不便采用上述方法,但为了改造的需要,对某一已成形的枝干将其截除(包括截短)会出现另一舒雅姿形,但要注意季节,以免剪口中溢出脂液有伤树身。对截除前的审查要心中有数,待成熟肯定后方可下手,不然一棵基本有形的树桩会一败涂地、无法收拾。

幼小树桩在培育过程中,为了抑制生长势、符合盆景“慢长、矮化”的要求,可以截短主干,如金钱松、天竺、银杏等。由于人工的有意破坏,植物顶端优势失去,随之而出现许多侧芽,对它们重新组织塑造,以达到矮壮、茂盛的目的,当然,动手必须胆大心细,并预见到今后效果。另外,有时为了盆景展出时效果的需要,反映季节色彩的特点,不是大刀阔斧的截干、蓄枝,而只将所有树叶修去摘尽,待月余后又会长出新叶,将失去的“季节”重新借调到盆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由于树桩品种不同(指落叶树及花果树),形成新芽、长出新叶的时间亦不同,加上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的控制,要作出对比试验后方可施行此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