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白绢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百合白绢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与危害: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菜籽状茶褐色小菌核,患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丝和茶褐色菌核。

病原: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    
传染途径:    
1、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进行初侵染。    
2、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避免连作,最好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水旱轮作防效明显。    
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发病初期灌药液。每棵浇0.4-0.5L。    
治疗性药剂:    
甲基立枯磷、敌克松、菌核净;    
保护性药剂:    
百菌清、异菌脲。    
用40%五氯硝基苯加细沙配成1∶200倍药土混入病土,每穴100~150克,隔10~15天1次。    
3、结合翻地,每亩掺施100~150公斤石灰粉,使土壤微碱化,可抑制白绢病菌。

相关专题:百合花栽培大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