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的养殖方法

花卉盆景网花卉养护栏目:大岩桐的养殖方法,大岩桐怎么养?将向您介绍大岩桐的养殖方法,大岩桐的病虫害防治大岩桐

花卉简介:大岩桐,别名落雪泥、大雪尼,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大岩桐花语:华美、欲望。

生长地: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南北方均有栽植。

养花有益:大岩桐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盆花,极具观赏价值。

花容叶貌:全株密披绒毛,叶椭圆形,质厚而大,对生,叶缘锯齿状;花顶生或腋生,花冠呈钟状,有重瓣,花色有红、白、蓝、紫、粉红等。

品种选择:常见品种有威廉皇帝(花深紫色,有白边)、挑战(花深红色)、弗雷德里克皇帝(花红色白边)、瑞士(花褶红色)、泰格里纳(花橙红色)等。重瓣种有芝加哥重瓣(花淡橙红色)、巨早系列(花色有深紫具淡紫边、深红等)、重瓣锦缎(花有深红、红色淡紫色)。

植株选择:种球要饱满、平滑,没有病斑,沉实的。

花盆的选择:可以选择透水性交好的瓦盆。

培养土的配制:

大岩桐喜欢疏松、肥沃且保水性良好的微酸性腐殖质土壤。

配制方法1:珍珠岩、河沙、腐叶土按照1:1:3配制,然后在加人少量腐熟、晒干的细碎家禽粪便混合。

配制方法2:腐叶土或泥炭土、珍珠岩、河沙和少量按照3:1:1配制。

花卉栽培:

在栽植前,要在盆土底放上足够的基肥,比如可以把腐熟的牛粪或少量骨粉或过磷酸钙放于盆底,再覆上粗粒培养土。

移植时苗株要多带土,不伤根,这样容易成活,移栽时不要栽得太深,要浅栽,标准是不把第一对真叶埋人土中为宜。

因为小苗移栽过程中,根系不可避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根系不可能立刻就能全部恢复吸水功能,所以,不要多浇水。可以在栽植前,在培养土先浇透,或者在栽培完后,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给植株补水,还要向植株周围喷雾,增加湿度,但要注意不要让水分停留在叶片上太久。

栽培完后把植株放置在遮阴、通风地方,冬季幼苗X要充足的光照,等到春天暖和的时候再适当遮阴。

10天后可以松一次土,并追施腐熟豆饼水,施完肥后要用清水清洗叶面,保持叶面干净。之后逐渐转为正常管理。

施肥:

大岩桐喜肥但不喜浓肥,所以施肥应该本着薄肥勤施的原则。施肥的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9点至10点之间进行。

一般在大岩桐定植到显蕾这段时间,是植株快速长叶和球茎迅速膨大时期。这段时间施肥应该以施氮肥为主,然后,辅之以一定的磷、钾肥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以促进球茎膨大。

一般定植后2个月左右植株开始显蕾,从植株显蕾到开花这段时间,植株进行孕蕾、开花。这个时期为了保证花开鲜艳且大,就要增加磷、钾肥比例,再添加硼、镁、锰等微量元素。

另外,如果夏季遮光引起植株徒长时,可以喷施1000毫克/千克B9溶液,控制植株高度。

~温馨提示:

时切勿将肥水溅到叶面和芽上,因为大岩桐叶、芽上都生有绒毛,如果肥料我到上面,不容易清洗干净,这样就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叶和芽都会生长不良,这样还容易感染病菌生病,产生病斑,出现腐烂。

如果植株叶片出现扭曲、凹陷、圈缩现象,可能是因为施肥过多所致,还有可能是冷风刺激所致。

如果植株开花总隐藏在叶片下面,或者植株只生长不开花,通常是因为施肥过量,或是由于昼夜溫度太低所致。

如果植株叶色呈深青绿色,可能是施肥过量导致其生长受阻,或者是施用B9过量造成的。   

浇水:

大岩桐属肉质植物,在常规管理的时候,不需要经常浇水,浇水过多极容易造成块茎腐烂,叶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现象。

在春秋两季,植株生长开花旺盛,可以根据盆土的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并且在植株周围喷雾增加空气湿度。

注意不要把水喷到植株花、叶上,因为大岩桐花、叶生有绒毛,一旦沾上水滴,水滴不会很快流掉,长期浸渍花、叶,很容易造成花、叶腐烂。

夏季高温高,可以每天浇水1~2次水,并且可以向空气中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并且还起到降温作用。如果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植株基本进人休眠状态,吸收不了多少水分,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湿即可。

给大岩桐浇水要均匀,避免一会儿过干一会太湿,或者忽冷忽热,这样都会刺激到植株,影响其正常生长。

在开花期间要避免让植株遭到雨淋。

冬季植株进人休眠期,这时候保持盆土稍干燥就可以。盆土要干燥一点,浇水的水温不要和盆土温度相近。

温馨提示:

有些人把花盆底下放一个盛有水的托盘,让的毛细管向上吸收水分,供应植株所需水分,达到浇水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但要注意,吸不完的水一定要倒掉,以免造成大岩桐根系受损。

浇水尽量在每天的上午进行,因为大岩桐叶片上不能有滞留水过夜,否則容易引起病害。

修剪:

随时剪去枯败的叶子,花谢后如果不留种,要及时剪去花梗。

光照和温度管理:大岩桐为半阳性植物,日常养护的时候要适当遮阴,避免让其接受强光直射。

夏季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的地方养护;在冬天或早春晚秋,则尽可能让大岩桐接受更多的光照,控制其徒长。

在日照时间特别短的冬季,大岩桐会由于光照时间过短表现得生长不良,因此,冬天可以充分接受阳光。冬季幼苗期同样应该给其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便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在其生长期内光照不能太强,否则会抑制其生长;开花时应该适当延长遮阳时间,这样可以延长花期。

如果植株接受光照太强,叶片会变黄,生长停滞,有时叶片上还会出现褐色的斑点。

如果光线过弱,则植株徒长,叶片单薄。

大岩桐原产巴西热带高原,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不耐夏季高温湿热和冬季低温冷湿。其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15摄氏度~25摄氏度之间,温度高于35摄氏度时,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变小,叶色泛白,花朵变小,花量减少症状。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大岩桐生长缓慢,并容易滋生病害。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大岩桐基本不能正常生长,进人休眠状态。

在冬季,室内白天温度保持在夜间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20摄氏度的条件下,

大岩桐生长最好。

夏季白天温度不能超过32摄氏度,冬季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5摄氏度。7摄氏度或更低的温度,会造成冻害。
块茎可以在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中安全过冬。23摄氏度左右有利于开花。

温馨提示:如果植株叶片从叶脉间开始黄化,可能是因为由于光照过强,或者是因为光照强又缺氮肥导致,但也可能是因为盆土中的盐分含量高或浇水过多

引起根系损伤导致。   

花果期管理:

大岩桐的从初春到晚秋开花不断。人们都希望其开花的时候能够开得多、开得好。那么,怎样才能让植株开更多更好的花呢?

一般大岩桐开花以花团锦族状美观,所以,在植株开花的时候,如果花朵四周的叶片妨碍了花朵的开放,可以根据需要剪掉花朵周围部分叶片或把叶片剪掉半张,让花朵全部集中开放到植株顶部,形成紧促的一团,这样花朵开放得才更加美丽。

想要植株花开得多,可以对块茎进行适当的处理。在块茎安全越冬之前,把大岩桐块茎保留长约3~4厘米的无叶茎干,然后及时沙藏,保持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

在越冬期间,保持沙土不要稍湿润即可,以防球茎腐烂。如果沙土太干,可以酌情喷洒少量清水,以防块茎干瘪。

等到春季球茎发出芽来后,酌情选择2~3个位置适当、高矮协调且饱满健壮的新芽,摘除其他芽,然后在种球移栽到花盆中,进入正常养护。

经过这样处理的大岩桐就能多开花,有的甚至一次能够开18朵。

如果在植株现蕾后,温度稍微降低一些,可以延长观赏期。

换盆:

大岩桐因为花期长,消耗养料较多,所以要在每年开春其块茎萌芽前进行换盆,保证盆土有足够的养分供其生长。

培养土要和旧土的材料一样,并且要在盆底加上足够的肥料,这里可以参照上盆的配制肥料。同样,盆土一定要疏松透气,不要过份保湿。

在换盆时要在盆底放一块纱布,以免有虫爬人盆中。

把休眠的块茎从旧盆中挖出来,如果块茎的根须很多,可以适当修剪,但是不要修剪过多。

换盆所用盆的大小以球放在盆中央的时候,块茎外沿距离盆壁2~3厘米为宜,这样容易掌握浇水量。

换盆时,球体不要全部埋人土中,应该把球体的上部露出土表。因为大岩桐萌芽是从球体的上部开始的,如果芽体被埋在土里也容易腐烂。

当然在苗期,随着苗株的长大要逐渐换稍大的盆,故需要换2次盆。在幼苗长有3~4片真叶时移植于浅盆中,当小苗长有6~7片叶子的时候可以移植到小盆中。

繁殖:

大岩桐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扦插和分株等。

播种繁殖大岩桐的种子很难取得,多数需要人工授粉才可以,获得种子后随时可以播种,在播种前,最好把种子放人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能促使其提早发芽。

用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粉混合作为育苗基质。

在播种前,先将基质浇湿,然后均匀撒上种子,盆面盖上玻璃,放置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大约经过两周左右,就可以出苗。

出苗后,要经常给花苗喷雾,保持湿润环境,苗期逐渐让其接受光照,但要避免受到强光直射。

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候分妙计,幼苗长有6~7片叶时移植于小盆中,并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

一般从播种到开花需要18周后便可开花。

扦插繁殖大岩桐扦插繁殖主要有茎插、叶插和芽插种。

茎插多数在春季进行。从老茎上剪取萌发的2~3厘米的长嫩茎作为插穗,插于珍珠岩中,温度保持在18摄氏度~20摄氏度,注意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大约10天左右可以生根。

叶插是在植株开花后,剪取留有1厘米叶柄的健壮叶片。把叶片插人蛭石中,大约插人深度在丨/3即可,然后注意遮光保湿,保持温度在22摄氏度左右,10天左右,插穗就可以生根,成苗后移栽到小盆中。

芽插一般在春季种球萌发新芽长到4~6厘米的时候进行,把种球上萌发出的多余新芽从基部掰下,插人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第二年的6~7月份便可开花。

分株繁殖这种繁殖方法一般在春季进行。选择经过休眠的2~3年老球茎,在秋季或12月至第二年的3月,先把它埋到土中浇透水并保持室温在22t进行催芽。当芽长到0.5厘米左右的时候,把球茎掘起,用刀把球茎切成2~4块,每块上要带一个芽,切口处要涂上草木灰或者硫磺粉防止腐烂。   

温馨提示:无论用哪种方法育苗,育苗期都应该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较高的湿度;定植时,都要施足底肥;栽植时,植株茎基部大叶应与盆口相平。

越冬:

大岩桐不耐寒,在冬季,植株的叶片会逐渐枯萎死亡,并进人休眠期,这个时候,可以把其地下块茎挖出,贮藏在温度不低于8摄氏度的阴凉、干燥沙中越冬。等到第二年春暖时,再用新土栽植。

病虫害防治:

大岩桐常常受到叶枯性线虫病、尺蠖、红蜘蛛、蓟马等侵害。叶枯性线虫病染病植株嫩茎、幼株、茎部和叶柄基部,会出现水浸状软化腐烂,并且病部会逐渐上延,从叶基扩展到叶片,然后导致整株腐化死亡。

想要预防这种病害的发生,应该在育苗和上盆的时候,把苗床用土和花盆等进行消毒。把块茎放人60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5分钟或用乌斯普隆消毒。

发现病害后要及时清除病部,缩小病源。并对更换盆土,对花盆、块茎等进行消毒处理。

腐烂病染病植株叶片上会产生水溃状暗褐色坏死斑,斑中呈现轮纹;成株在近地茎上产生大而黑色凹陷病斑,并裂开,病斑上的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边缘还附有白色菌丝。

防治这种病害的方法是,在栽植前要对盆土进行消毒,比如酌情拌上一定量的福尔马林溶液。

平时还要注意花卉的清洁卫生,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

浇水的时候要避免水喷洒到植株上。

疫病染病植株叶片会呈暗褐色水溃状软化,并逐渐扩展到叶柄后造成叶片腐烂;有时茎部发病蔓延至叶柄,引起叶片折倒;如果块茎染病,会软腐并产生凹陷斑,其内部会逐渐坏死;根部染病会变黑。

为了预防这种病害,要注意浇水的时候不要让叶片溅上水,否则,大岩桐叶面有绒毛,会阻止水分流动,水滴停留在叶片上过长时间就会容易感染病菌。

盆土不宜过湿,如果盆中积水,就容易造成根部腐烂或者给病菌以可乘之机。

在植株发病初期可以喷洒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尺蠖

在植株的生长期,常会有尺蠖啃食植株嫩芽。如果发现害虫,及时捕捉,也可以在盆土中施人呋喃丹进行防治。

红蜘蛛

如果天气温度高且干燥,植株容易受到红蜘蛛侵害,须尽快喷洒药剂防治。

薊马这种害虫主要危害大岩桐的叶片和花朵,造成叶片畸形或出现黄斑、植株生长停滞。

有效控制蓟马必须首先熟悉蓟马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并据此采取综合措施。

预防这种虫害,要注意及时清理植株,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

发现这种虫害的时候要毒丝本、七星宝乳油、杀虫双水剂、风雷激、吡虫啉粉剂控制。

蓟马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最好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喷杀,并连续用药,直到其没有为止。

最佳摆放位置:摆放会议桌、橱窗、茶几等。

大岩桐的养殖方法相关内容:

大岩桐的种植方法

大岩桐怎样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