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都有哪些派系?盆景五大派系简介

 盆景风格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有的苍老古朴,有的缩枝成寸还有的一寸三弯。目前国内盆景一般分为五大派系,下面介绍一下五大盆景派系的各自的起源以及特点。

苏派盆景简介:

1686101464-1

苏派盆景起源于唐代盛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又称苏州盆景,俗称苏派,是以苏州命名的盆景艺术风格类型(流派)。它以苏州为中心,扩展至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如常熟、无锡、常州等地。代表人物有周瘦鹃、朱子安等。

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人们将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所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树种、二类是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申以观花、果关主的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紫藤等;观根、枝、叶为主的有榆、三角枫、红枫、雀梅、黄杨等。常绿树伸观花、杲为主的有山茶、杜鹃、虎刺、栀子、南天竹、枸骨、桂花等以及观根、枝、吁的有黑松、五针松、罗汉松、地柚、真柏;桧柏、竹类、米叶冬青等。

扬派盆景简介:

1686101465-2

 扬派盆景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始于唐朝,以江苏扬州市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那一寸(一寸为3.3.cm)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套特殊的盆景制作技艺,扬州盆景博物馆近期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已获得受理。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

川派盆景简介:

1686101465-3

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管辖的范围不仅限于四川,而且还包括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

海派盆景简介:

1686101465-4

海派盆景汉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一个以上海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蕴含文学和美学,并集植物栽培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及园林艺术和植物造型艺术于一体。据考证上海盆景也有400多年历史,集众家之所长,在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盆景艺术的基础之上,师法自然,刻意求新,逐 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成了海派盆景艺术。

海派盆景的特点是,盆景所用的树种以五针松、真柏、黑松、罗汉松等常绿松柏为主。制作上采用金属丝绕枝整形,精扎细剪,构塑形象。枝片分布上,舍工取朴,返璞归真。形态处理上,大小搭配,摒弃雷同。故而作品在表现上错落有致,排列有序,自然大方,但具有深邃的意境。海派盆景除常用的松柏树材外,还运用雀梅、红枫、榔榆、对节白蜡、朴树等落叶色彩树种,及火棘、金弹子、金雀儿、石榴、紫藤等花果盆景,制作出形如中国文人画和写意画般的盆景画境。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盆景面前,会让人无限遐想。

岭南派盆景简介:

1686101464-5

岭南派盆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之间,形成自己一派的独特风格,发展到今天,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自然树形为基础,稍加修剪造型,保持自然的风姿神采。人们从山野中挖来一些小树栽植在小盆钵中,供在案头,作为清供玩赏,以增添“室有山林乐”的情趣。树种有九里香、雀梅、满天星(六月雪),尤以水横枝(栀子花)为多,是因水横枝水浸土植皆宜,且易生长,沿至今日,后初入门者,都喜欢种植水横枝。另一类是以扎作为主的盆景。树桩上盆后,在树桩周围用铁丝扎成各种人物、鸟兽形状,如八大仙人、福禄寿三星、守门大将、龙凤麒麟等有吉祥意义的人物鸟兽,将榆树、满天星等树枝缚扎在铁丝上,任其生长得枝繁叶茂,修剪成预先扎好的形象,再装上备好的头手足等配件,就成为一件栩栩如生的盆景。这类盆景叫做“象生”盆景,多在民间神诞庙会时陈设。

岭南派盆景是以广州地区为中心而形成的一大盆景流派。它包括佛山、东莞、顺德、中山湛江和韶关等市。岭南地区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木葱郁。旷野古木多葱茏茂密,生机蓬勃。参天的木棉和苍古的榕树尤为艺术造型的依据。其造型艺术特点是师法自然,或效仿岭南画派的笔法,将自然界参天大树的风姿神韵,用“缩龙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经过千百次锐意裁剪,把优美的自然景物“浓缩”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于自然。岭南盆景又分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两大类。树桩盆景树种多选取萌芽力强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相思(朴树)、罗汉松、细叶榕、紫薇、水横枝等。造型则多以植物的形状独特、神态多姿、风韵潇洒等特点取胜。其中又分有单干大树型、双干型、水影式、飘斜式、悬崖式、一头多干式、附石式和丛林式。不论创作哪一种形式都要因树造型、因势利导,才能创作出统一和谐的景色。如一株枝干挺拔、苍劲雄浑的树桩,只适于培植为雄伟苍劲的大树型;柔枝随风轻扬、婀娜多姿的,则适于创造潇洒飘逸的横斜水影。其整型修剪方法,是蓄枝截干。所谓“蓄枝截干”,就是使桩景矮化紧凑达到艺术美的方法。具体讲就是待树木的枝(干)长到一定粗度时,要进行强度的剪裁,再在枝(干)上选留角度位置适合的新枝,待这些新枝(干)蓄到适当的粗度后,再次进行剪裁。采用这种不断进行剪裁的造型方法,才能使枝干和叶比例恰当,上下匀称,枝干瘦硬如曲铁,树型顺其自然。

以上内容就是盆景五大派系的起源以及特点,感谢您的阅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